工程案例
记者今天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了解到,这个暑假,怀揣着对长江母亲河的敬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绿迹长江”实践团队前往江苏、四川、湖北、江西、湖南、重庆等地开展长江大保护社会实践,完善无人机设计,发挥专业优势为长江“体检”,与水利、渔政等部门展开合作,调研长江生态环境发展,走访沿江居民,了解长江生态环境变化与文化传承。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开展巡河活动,看到长江水越来越清澈,长江文化传播愈来愈普遍,我想这就是我们开展实践的意义所在。”“绿迹长江”实践团队队长马泽文和记者说,“绿迹长江”实践团组建于2017年,最初源于一次专业实践的应用。在学校退休教授乔新老师的带领下,团队研发了一批固定翼巡河无人机,通过改良检测的新方法使水质检测精度大幅度提升,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在危险地段取水以及检测排污口的风险。同学们将所学化为所用,从此踏上了长江大保护的实践之路。
今年暑假,团队进一步走近长江,来到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地调研生态变化,通过采样、比对、记录,用科学的方法得出长江真实的水体质量情况。这是一堂生动形象的实践课,同学们对母亲河的了解也不再只停留在字面上。
通过取水采样、比色卡的色度对比、读数等方法,从溶解氧、pH值、余氯、氨氮、水硬度、亚硝酸盐(mg/L)等7个数据来进行分析,了解了水质检测的方法和意义,也对长江水质现在的状况进行了更精确、更总体的捕捉。
李佳烨同学负责南京分队长江水质的取样和检测工作,“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开展水质检测活动了,通过水质检测,我们得知长江的水质确实慢慢的变好了,这说明我们的祖国的长江保护政策落到了实处。”
六年来,长江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绿迹长江”实践团的实践也持续了六年。除了每年寒暑假,团队还每个月组织志愿者进行长江南京段巡河志愿活动、定期清理河道,活动累计参与1000余人次;参与“同饮一江水,守护绿篱笆”“与你一起守望碧水”等面向全社会的长江保护公益行动,组织环河环湖公益行走活动6次,累计参与人数超过400人;定期开展宣讲活动,向社会大众科普长江水文化,推动长江保护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
“六年来,300余名队员接续传递,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长江文化传播而努力。”马泽文说,“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其他高校的实践团队也在为长江保护贡献力量,很高兴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相信在未来,我们的长江水更绿、蓝天更蓝、生活更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LOL历史最贵皮肤诞生!Faker阿狸售价3600,玩家吐槽:谁买谁蠢
考生免费乘坐!昆明公交连续21年爱心送考。#2024高考 #爱心送考 #高考倒计时
学校领导的口头许诺一个不兑现,老师:再也不信领导的鬼线点的教室,高三学子们慢慢的开始了一天的早读
六一儿童汇演能有多搞笑,男孩模仿宋小宝“咖妃”名场面,网友:当代小孩黑历史都是高清的
电话:159615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