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分离
2024 年 10 月 30 日 4 时 27 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约 10 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发射前夕,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10 月 29 日上午,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会上表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我国瞄准 10 月 30 日 4 时 27 分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他执行过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宋令东和王浩泽均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两个人都是 “90 后”,宋令东入选前是空军飞行员,王浩泽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也是我国第三位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性。
北京时间 2024 年 10 月 30 日 01 时 37 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01 时 38 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许学强下达 “出发” 命令,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 3 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出征仪式后,在礼宾摩托车队护卫下,神舟十九号乘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 3 名航天员乘车前往发射场。这次的出征车队有一个新的变化,就是航天员出征转运车辆首次换成了 “红旗车队”。从外观上看,比之前使用的车辆加长了 29 厘米。车辆的车牌上写着 “万无一失 圆满成功”,凝聚着对神舟十九号乘组满满的祝福。
“90 后” 航天员们的出征宣言:“中国空间站,我们‘90 后’来了!” 他们点赞、比心、敬礼、飞吻,每一幕都自信满满。4 时 27 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总台架设在发射塔架 100 米处的镜头,记录下了发射的震撼瞬间。约 10 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 4 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 33 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543 次飞行。目前,空间站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工作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航天员阵容可谓实力非凡。此次任务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 3 名航天员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
蔡旭哲是经验比较丰富的航天员,1976 年 5 月出生于河北深州,硕士学位。他是中国人民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陆军大校军衔。蔡旭哲曾担任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 年 5 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22 年 6 月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2023 年 3 月中央、国务院、授予 “英雄航天员” 荣誉称号,并获 “三级航天功勋奖章”。此次再度出征,担任神舟十九号指令长,充分体现了他的卓越能力和领导风范。
宋令东是一位 “90 后” 航天员,1990 年 8 月出生于山东曹县,学士学位。他现为中国人民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空军中校军衔。宋令东曾任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中队中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20 年 9 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宋令东从乡村少年成长为奋飞海天的飞行员,再到逐梦太空的航天员,他用奋斗书写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刚健自信与担当有为。
王浩泽是我国首位女性飞行工程师,同样是 “90 后”,1990 年 3 月出生于河北滦平,硕士学位。她现为中国人民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陆军中校军衔。王浩泽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2020 年 9 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王浩泽从研究火箭的工程师转变为随火箭奔赴苍穹的航天员,她代表着无数科技工作人员圆梦太空。作为满族女性,她凭借着坚定的决心和毅力,投身航天事业,为广大女性树立了榜样。
乘组包括 1 名第二批航天员和 2 名第三批航天员,他们的组合为我国航天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宋令东和王浩泽作为首次执行飞行任务的 “90 后”,展现出了年轻一代的朝气与拼搏精神。王浩泽作为我国首位女性飞行工程师,更是在航天领域开创了新的历史。他们将共同肩负起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神圣使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八号乘组进行工作交接,完成在轨轮换。他们将在空间站驻留约 6 个月,为后续的空间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
2. 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施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在飞行期间,神舟十九号乘组将重点围绕《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 年)》中的 “太空格物” 主题,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微重力条件下生长蛋白晶体的结构解析、软物质非平衡动力学等 86 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预计在基础理论前沿研究、新材料制备、空间辐射与失重生理效应机制、亚磁生物效应及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一批科学成果。
航天员们还将实施出舱活动,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施安装与回收等任务。由于空间站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遭到空间小颗粒的撞击,给空间站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关乎空间站能否长期稳定、安全运作。每次出舱活动期间,航天员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的位置可能都不同,可能给天和号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或者别的部位安装防护装置。
3. 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逐步提升空间站运行效率,持续发挥综合应用效益。
神舟十九号乘组将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向公众普及航天知识,激发人们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同时,进行空间搭载试验,逐步提升空间站运行效率,持续发挥综合应用效益。
4. 重点围绕《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 年)》中的 “太空格物” 主题,开展 86 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
神舟十九号乘组将重点围绕 “太空格物” 主题,开展 86 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这些试验涵盖了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多个领域。例如,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将开展微重力条件下生长蛋白晶体的结构解析等试验;在空间材料科学领域,将进行新材料制备的研究,包括稀土软磁材料、燃气轮机叶片材料、功能梯度材料和特殊功能晶体等,为我国地面开发先进仪器提供基础。在空间站建成两周年之际,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介绍空间站入轨以来开展科学与应用任务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各项任务的执行,无疑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稳步推进。此次任务中,航天员们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包括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施安装与回收等任务。这些任务的顺利完成,将为我国未来的载人登月任务积累宝贵的经验。例如,在空间辐射与失重生理效应机制的研究中,航天员们将进一步探索人体在太空环境下的变化,为载人登月时应对长时间的太空飞行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新材料的制备和研究,如稀土软磁材料、燃气轮机叶片材料等,也将为登月航天服、载人月球车等设备的制造提供技术支持。
神舟十九号乘组飞行期间,将重点围绕《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 年)》中的 “太空格物” 主题,开展 86 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预计在基础理论前沿研究、新材料制备、空间辐射与失重生理效应机制、亚磁生物效应及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一批科学成果。在神十九任务期间,将执行开展包括生命科学、流体、燃烧、材料等实验,特别是生命科学实验。这次将要带上果蝇,在太空建立一个亚磁的环境,研究在亚磁环境下果蝇的一些生长发育以及它的一些行为。这是国内首次把果蝇这种动物带上太空,随着实验装置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未来还将在中国空间站展开小鼠实验。神舟系列科学实验成果丰硕,多个项目都属首次。从 1999 年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返回至今,神舟飞船连战连捷,在确保任务圆满成功和航天员生命安全的基础上,科学实验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开展的多项空间科学实验中,新一轮舱外暴露实验非常关注,通过暴露实验可以揭示材料组织架构损伤、性能衰退以及功能失效与破坏的机制,推动先进材料的空间应用。此外,利用高温科学实验柜开展的新型材料空间生长研究项目,中国首次在空间获得了地面难以制备的高质量晶体材料。利用生物技术实验柜开展的人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靶点研究、对骨骼肌影响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等项目,取得的成果为促进骨质疾病的防治以及对抗肌萎缩、防治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轨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使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开展在轨验证实验任务并取得成功,为未来开展航天员在轨健康监测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
神舟十九号的成功发射,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强大实力。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指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将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团队进行的研究实验预计将在基础理论前沿研究、新材料制备、亚磁生物效应及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一批科学成果。俄罗斯《生意人报》认为,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的关键一步,对未来太空探索具有深远影响。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强调,新一批中国航天员不仅要执行空间站任务,还要为未来可能的载人登月任务准备好,中国航天梯队新生力量不断涌现,有助于提升航天队伍的实力和水平。日本时事通讯社指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将为全人类的宇宙探索事业作出贡献。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国家的总实力,也增强了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作为凉茶行业唯一的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加多宝亮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见证神舟十九号发射荣耀时刻,这不仅是中国航天对加多宝品牌实力的认可,也彰显了加多宝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坚定支持。严格甄选合作伙伴的中国航天与加多宝的双向奔赴,是双方在追求卓越和责任担当上的高度共鸣。加多宝将与中国航天携手并进,共同发扬几代航天人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更多人为实现伟大的航天梦而不懈努力,成为新时代下民族品牌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相得益彰的典范。
电话:159615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