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吸泥机

坚持底线思维 确保出版安全

时间: 2024-06-16 02:18:32 |   作者: 刮吸泥机

  摘要:媒体中的出版差错,轻则毁掉一篇稿件,重则对媒体的形象和党的新闻宣传公信力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编辑要坚持底线思维,严守出版流程规定,做到“我的工作请放心,我的工作无差错”,努力避免出版差错。

  英国有首民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失了一匹战马,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我国有个故事:1930年中原大战中,作战参谋多写了一撇,误把“沁阳”写成“泌阳”,导致阎锡山与冯玉祥部队打了败仗。媒体中的差错就是那枚少了的铁钉、多写的一撇,有时造成的影响不大,有时则会产生“蝴蝶一动翅膀,就有一场风暴”的蝴蝶效应,轻则毁掉一篇稿件,重则对媒体的形象和党的新闻宣传公信力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历史上,就有报纸因重大差错停刊,也有编辑因重大出版差错被辞退。

  那么,如何避免在出版中出现差错特别是重大差错?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坚持底线思维,经常回顾曾经出现过的出版差错,主动预想有几率发生的出版差错。为此,笔者将听到的、看到的,曾经经历的出版故事进行梳理,提供借鉴。

  哑巴能够说话,谁能做到—编辑。某媒体编辑原稿中“凶犯舞动手中的菜刀,咿咿呀呀,威胁周围的群众”修改润色后变成:案犯目露凶光,舞动着手中的快刀恶狠狠地叫嚷:“谁敢上来,就捅死谁!”稿件见报后被当地老百姓传为笑谈,因为凶犯是个哑巴。

  众所周知,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的。这嫁衣怎么作是门学问,首要的是防止帮倒忙。一是平时多学习锻炼,提高编辑能力。比如,当看到来稿中“高高原机场”这个词后,有的编辑很随意地就改成了“高原机场”,其实这是不妥的,海拔2438米(含)以上的机场为高高原机场。二是把握积极稳妥的编辑原则,防止因修改不妥之处酿成大错。尊重原稿事实,尊重作者叙事方式,特别是对稿件中的具体人具体事,绝不能盲目编造或有意拔高,弄得事与愿违,使作者十分尴尬,编辑也无地自容。三是将修改后的稿件与作者见面。就这个改出来的差错而言,编辑如果在改稿润色时和作者联系,询问并核清事实,并将自己加工后的稿件让作者看一看,就不会闹出笑话。笔者的编辑体会是,不仅要将编辑后的、不涉密的稿件反馈给作者,还要提示作者重点校对时间、地点、人名关键事实、重要修改处等,教会作者特别是长期撰稿的作者如何校对。不久前,笔者就将编辑后的稿件传给作者校对,结果发现报道对象名字中的“汛”字错为“讯”。

  某报社领导在审阅报纸点校样时,发现了“不持续搞好理论武装”这样的表述。原来,二校时社领导让编辑换了一段文字,但因编辑校对不认真,于是多了一个“不”字,好在领导及时把关,避免了一起重大出版差错。

  窃以为,校对过程就是兜底的过程,只要认真,就能够大大减少很多差错。不过,有的媒体没有专业校对,校对职责实际上由责任编辑承担。编辑工作主要是策划选题、加工原稿、确定版式、体例等工作,稿件立不立得住是第一位的;校对工作主要是根据既定的版式、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对校样做修改,“校是非”是第一位的。这两项工作都由一人承担,就需要编辑及时转换角色,校对时把思维方法从“写得好不好”转到“写得对不对”上来,防止为了在追求更好上耗费了精力,导致因校对时间紧而忙中出错。具体校对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把重大提法、重要引用作为校对重点,对标对表,确保万无一失。比如,党的十九大明确在全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在出版中就要进行对表,确保一字不差,标点也不能错。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可以认真学习《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关于出现什么差错不得获奖等规定,按照获奖标准,把握校对重点。

  二是及时查字典提高鉴别错别字的能力。“做编辑没什么诀窍,就是一句话,‘多查字典,不留硬伤’。”这是一名老教授对一名年轻编辑的忠告。几十年后,这位年轻编辑成为总编辑后坦言:“我当时没觉得他讲出多高明的观点,可现在我做了几十年的编辑,越想越觉得他说得对,而且这几十年我一直不敢忘记这句话。对编辑而言,在稿子上留下一个硬伤,可能会抵消你一百个功劳。”因此,编辑案头要备最新版字词典、条令条例、军语等工具书。还要注重积累。定期梳理错别字,这样遇到类似情况时就会警惕,避免犯错。

  三是可能出错的关键之处要反复校对。某军队报社制作了一张点校提示卡,主要内容是:①日期、期号、星期、报头、报尾。②每个版“报头”正确性。③重要稿件点校程序:A.标题、字号大小有无差错、领导排序及有无漏人。B.有政治提法、法规名称的是否准确。C.报道时间有无差错。D.配图画面的领导形象、整体观感有无忌讳、颜色失真。④图片:政治、涉密、军容军纪、说明词。⑤每个版有无单位、作者、标题相同之处。⑥大小标题有没有明显不妥之处。这些都是经验总结,条条都有教训,非常管用,为保证出版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死人“参加”会议的报道,虽然不是发生在记者穆青身上,却让他终身铭记。一次,延安边区政府召开参议会,报社安排一名记者正常采访。稿件见报后,不少人向报社反映:你们的报纸真了不起,能让死人“参加”会议。原来,一名参会人员在会议即将召开前,突然暴病身亡,会议工作人员没有及时作出调整名单,记者也没有考虑到这样的一种情况,没有认真核对,因此出现了差错。当时的社领导批评这名记者:你不简单呀!古人说妙笔生花,你的笔却能起死回生,竟把死人写活,还请他“参加”了会议。

  记者写的稿件会出现新闻失实,基层通讯员写的稿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名基层通讯员撰写的稿件刊发后,被网友指出抄袭往年稿件,于是这名通讯员在执行任务的列车上向报社写信道歉。

  20世纪80年代,某军队报社组织了一次“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读者调查”,采用填写调查表的形式,出了9道题,有101位读者参加。“调查表”的第三题是:“当你知道报刊上某一篇报道是假的时,你是什么心情?”回答令人警醒:①当我知道报刊上某一篇报道是假的时,便对报道者产生一种厌恶心理。我真想骂他,因为他欺骗、愚弄了读者。②当我看到假报道时,就顺手把报纸一扔,其它的内容就不想看了。③对报纸感到失望,不爱看这张报纸了。④首先是气愤、失望,继而又想到,为什么假的报道还能上报纸呢?⑤很气愤。气愤的是,作者的名利思想太重了。细想又不太气愤,为什么领导不把关呢?⑥“不足为怪”“在所难免”。综上所答能够准确的看出,读者对于失实报道,不仅对作者有意见,对审稿者有意见,对刊登假报道的报刊也有意见。影响所及,远不只是某一篇报道、某一位作者或编辑。

  从编辑视角看,这类由记者和通讯员造成的稿件失实可归纳为原发性差错,隐藏较深,如果当事人不主动暴露问题、说明情况,编辑很难发现。因此,一要建立抄袭、造假作者库。对这些作者的投稿,要提高警惕,查证核实后再编辑。二要从互联网、强军网上进行搜索比对,坚持疑稿慎用甚至不用。三要视造成后果的轻重做出相应处理。通报作者单位,在一个时期内停发本人稿件或进行批评教育等。

  一天,某报社领导像往常一样,上班就阅读本报当天的报纸。令其愤怒的是,他昨天在头版头条上的修改意见没有体现,而这些意见是上级领导提出的。检查签付印样发现,社领导的意见已经修改,为什么印出的报纸和付印样不一样?于是,该报社立即启动差错应对机制。这时,一位新招聘的美编主动承认自己在社领导签发付印样后私自操作电脑,因业务不熟,导致送印刷厂的电子版是二校样,而非付印样,从而酿成该报社闻所未闻的出版事故。

  上述事故的启示正如海恩法则揭示的规律: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真实的操作层面,也没有任何办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可能出错处,可能出错人,迟早会出差错。在出版工作中,责任编辑负全面责任,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也要防止他人工作出现差错。有三个方面需重点关注:

  一是防止新同志犯重大错误。某报社领导将一个标题在大样上修改为“教学相長”,一位新美编按照领导修改的样子出了新大样。拿到大样后,社领导问编辑室领导是谁改的样子?当了解到是新同志后,他哑然失笑,指着改样说:“我们的报纸现在不用繁体字!”新同志不仅容易出差错,而且容易出难发现、非常奇葩、十分重大的差错。编辑有责任全流程掌握新同志的工作情况,时时提醒可能犯的、前人犯过的一切差错,尤其是重大差错,增强新同志的防错意识。当然,就这起改样差错事故来讲,这位报社领导也有责任,修改大样不规范,不应该用繁体字。

  二是防止重要稿件出现差错。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媒体刊发的作品亦如此,而且越是重要稿件,越有遗憾之处。原因是重要稿件承载内容多,领导和读者关注度、期望值高。为减少重要稿件中的遗憾,某报社领导会在稿件见报后进行点评,既挑差错,更在“鸡蛋里挑骨头”,目的是让下一篇稿件写得更好。对重要稿件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某报社就提出各版头条,特别是头版头条要保证绝对安全,并建立重要稿件读报、到印刷厂监印等制度。责任编辑要十分重视重要稿件,全流程介入、监控、协调。

  三是防止关键之处出差错。什么是关键之处?①人名。一张无法送给报道对象的报纸,让编辑很是尴尬,原因是文中把报道对象名字中的“侯”错写为“候”。还有的来稿误将姓名中的“日”字写成“曰”字。②时间。有的同志写稿喜欢套用以往稿件,容易把年份、日期搞错。③职务、数字、引用的领导讲话、名言警句。某报曾出现“业精于嬉荒于勤”的见报差错并被上级领导批评。这种“井掉桶里”的无意识差错在来稿中也很常见。

  某报社随报纸印发的一份小册子下发后,读者发现,二级标题中的数字是“一、二、二、四、五”,把“三”错成了“二”。这种一眼就看得出的差错,之所以能通过责任编辑、编辑领导、社领导和校对人员之手,通过初审、复审、终审而没被发现,最终与读者见面,原因主要在于出版制度失灵,层层挂空挡,必须从强化对新闻工作的敬畏,完善严格出版制度上找原因、下功夫。因为新闻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的、高尚的事业,是众人的事业。今天,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证媒体出版安全和出版质量的制度,只要严格落实,就能避免出现一眼就看得出的差错。

  一是出版环节中的每名同志尤其是编辑要心存敬畏、认真负责。某晚报一名年轻编辑编发的稿件出现标点符号使用的差错后,领导找其谈话,这名编辑不以为意:“不就是个标点吗?”这位编辑大错特错。试想,如果每名编辑编发的稿件都有差错,我们的报纸还能出版吗?对于每名编辑来讲,必须每篇稿、每个字都仔细推敲,努力做到“我编稿件请放心,百分之百无差错”。不仅如此,出版环节中的每个人都要做到“我的工作请放心、我的工作无差错”。

  二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格执行出版制度。“我们不缺乏制度,但是缺乏执行”,有的人或是说在有些时候制度落实不够好。无巧不成错,一些匪夷所思的差错就是在巧合中,一路绿灯,最终与读者见面。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每一起出版差错的背后,都能找出落实制度不严格的原因,有的校对中换稿,因图省事而减少校对次数。有的为了赶时间,简化出版程序,该报告的不报告、该送审的不送审。要坚决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三见面”制度,要建立健全差错登记、通报和奖惩制度。

  三是不断完善出版制度。事物总是在发展中,出版行业也在发展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及时完善规章制度。比如,公众号等新兴媒体,由于是新生事物,相关配套机制不够健全,出现的差错也比较多。为此,某报社主办的公众号提高了审稿权限,严格了审稿制度,并根据采编力量明确正常的情况下每天只能推送三条,改变了以往想推送几条就推送几条的做法,既提高了稿件质量,又有效规避了差错发生。

  在预防差错方面还有三个重点要重视:一是防止发生政治性差错。这些差错造成的社会影响大,对当事人的影响也大,必须高度关注,坚决杜绝。二是防止图片出现差错。2019年,一部热播电视剧出现中国地图的错误,网络上舆论哗然。媒体编辑要从中吸取这次的教训,高度关注图片的准确性。三是格外的重视技防工作。无论是编辑,还是通讯员、记者,都要学会使用并养成篇篇稿件使用校对软件的习惯,这样做才能够消除大量技术差错。

  需要说明的是,确保新闻出版零差错是理想状态、追求目标,媒体必须建立出版差错应对机制,如刊登更正启事等;编辑要学会应对出版差错,如第一时间查明形成差错的原因等,努力做到出版之前千方百计、竭尽全力避免差错,有了出版差错后能及时、正确应对,把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网站地图